有阿嫲的幸福小孩
朋友的姐姐最近出版了一本繪本,叫做《我和阿嫲的小故事》,我有幸獲贈一本。
封面是藍底,上面畫着一位慈愛的老婦人與一個梳童花頭的小女孩手牽手。每一頁都是作者成長當中與阿嫲的點點滴滴,有農曆新年阿嫲拿起電話擺pose跟家人合影的場景,有小女孩亂發脾氣令阿嫲傷心流淚的場景,有阿嫲帶着青春期的小女孩去超市買衛生用品的場景,還有小女孩把自己的畢業袍給阿嫲穿上照相的場景,等等。每一個場景對同樣得到過阿嫲的愛的我們來說,都如此熟悉。寥寥數筆,卻能簡單地勾勒出萌趣的人物、溫馨的場景,喚起每個人心底對慈愛的阿嫲的思念,同時也有些“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我常常在想,我們對阿公阿嫲的思念為什麼經常會夾雜着一絲遺憾呢?可能是因為大部分人的阿公阿嫲都等不到小孫子長大成人,並且有能力向他們表達自己的孝心吧。不僅如此,小時候的我們還不懂事,有時會無法體會來自他們無私的愛和關懷,有時會亂發脾氣惹他們傷心,有時會調皮搗蛋讓他們為我們擔心,又或者會利用他們盲目的愛,來逃避父母對我們的嚴格管教……這些都會讓長大後的我們回想起來時五味雜陳。
J.D.萬斯在他的自傳《鄉下人的悲歌》中,說到自己雖然有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但好在有一位非常棒的阿嫲,讓他能夠避免走上美國鐵鏽地帶很多出生貧困的孩子吸毒放縱頹廢吃救濟的人生軌跡,而是通過參軍讀大學,最終實現向上流動的“美國夢”。可以說,他也是一個有阿嫲的幸福小孩,可惜他的阿嫲沒能等到他上耶魯法學院的那天,所以他在懷念阿嫲時,也會流露出深深的遺憾。
怎樣處理這種無法彌補的遺憾呢?可能最好的方法,是更好地孝敬阿公阿嫲的孩子們——我們的爸爸媽媽吧!
楊 菁
【澳門日報】(菁菁樂道)有阿嫲的幸福小孩
https://appimg.modaily.cn/app/szb/pc/content/202205/26/content_19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