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源於夢想、

始於行動、

決於堅持。

北島有首著名的詩《波蘭來客》:

“那時候我們有夢

關於文學

關於愛情

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多少人在年輕的時候有過開咖啡店、開書店甚至是開一家出版社此類的夢想?但長大後迫於溫飽,最終選擇穩定的工作安身立命。再說起開咖啡店、開書店、開一家出版社,似乎連做夢都覺得奢侈。

那麼你呢,有過開一家出版社的夢想嗎?

過去,澳門政府和民間機構投放不少資源在出版物上,但因為缺乏商業化的出版策略以及完善的出版產業鏈,使得澳門的出版市場缺少競爭與進步。出版社要在小城內存活下來,看來一點也不容易。

偏偏有這樣一位女生,六年前憑着一股傻勁創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澳門人出版社,作為出版業“新人類”的她,即將要面對踏入出版界遇上的種種挑戰與困難。

02

若得夕陽無限好

何須惆悵近黃昏

早在學生時代,張燕青就對投身出版業抱有濃厚的興趣,並在本科及研究生修讀相關專業,其研究生畢業論文研究方向正是對澳門出版業作深入分析。然而回澳後,卻難以找到有關出版的工作,於是她決定自立門戶。

張燕青創立出版社的決定,在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並且諸多跡象都表明,在澳門這樣的做法十分不明智。“澳門的出版業,是一個‘夕陽得不能再夕陽’的行業,又或者說,它似乎從來沒有迎來過屬於它的時代。”

然而,在她眼中所看到的是,澳門書店的書架上往往放的都是香港作家的書籍,本地作家的作品卻寥寥無幾,她想打破這個局面。這是困難,同時也是機遇。

03

打破固有思維

實現出版營利

在澳門人出版社初成立時,經歷過非常艱難的時候,團隊曾整整六個月沒有收入。“公司沒有名氣,也沒有客戶。”她不得不自己補貼公司的日常運作。

後來,她與團隊推出一本以房地產市場為主題的雜誌,雖然雜誌在首次出版後便腰斬,但也為出版社在市場上贏得了聲譽,開始有本地協會讓他們提供文案、編輯、排版和設計服務。

營運資金穩定後,張燕青把經營所得,投資到另一個項目上──手作圖書《年》。這本《年》是澳門少有的手作童書,以色彩鮮明、活潑生動的方式向小朋友介紹關於新年的傳說和習俗。

但是,澳門是否存在紙本書的市場?張燕青認為,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營銷策略,並針對書籍定位受眾。除了選擇較好的出版時機(過年前一個半月),張燕青還邀請了很多女性朋友,在“媽媽群”幫忙分享宣傳,同時在銀行內發起捐贈圖書活動。

短時間內,這個新作者加新出版社的組合,獲得了市場很大的回響,售出近900本圖書。為了回饋社會,出版社團隊把《年》的銷售利潤及部分圖書,捐贈給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

“很多人都說我們有勇氣,非常勇敢,在政府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做出了傲人的成績。”她說。

04

點線面逐漸舖開

“閱讀澳門”誕生

2018年7月,團隊推出名為“閱讀澳門”的在線平台,為有興趣分享個人寫作作品的本地人提供了空間。“除了澳門基金會兩年一度組織的澳門文學節,以及澳門筆會和其他協會定期出版的刊物外,澳門作家發佈作品的渠道不多。”張燕青說,“每屆文學節都會收到數百份參賽作品,證明澳門仍有很多人致力於寫作。”

然而第一次做互動型網站,經營模式一改再改,面臨著資金和人手不足,張燕青花了不少力氣和時間。“不過,如果我們不踏出這艱難的一步,又有誰願意去做呢?”她笑著說。

張燕青希望利用平台尋找有抱負的作家,並幫助他們發表作品。她始終相信,澳門這個擁有數百年特殊歷史、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一定有不少值得傳頌的故事可以被深挖、細閱。“這個平台有助於探索更多可能性。”

做了這麼多工作,她只有一個目的——“希望外面的世界知道其實澳門是有作家和自己寫的書籍,要是可以暢銷就更好了。”她說。

05

燈光閃爍的窗口

守護小城的精神

把年輕時的想法轉為現實,張燕青付出了別人難以想像的努力,但幸好,日子一步一步向前,出版社也在慢慢變得更好。

如今的網絡提供了一種人們無法抗拒的便利,在彈指之間接近無窮的閱讀可能,但紙質書在暗夜中發出的光芒,是其他的東西無法替代的。就像作家路易斯‧布茲比在《書店的燈光》中說:“圖書承載著我們的思想和想象,使它們充實人間……當我那天的工作快結束時,那些書彷彿變成城市裡燈光閃爍的窗口,誘惑地顯露出居住在封頁之間的百態人生。這已不僅僅是生意,這是快樂,精神和肉體的快樂。”

出版社由創辦至今,經過六年的時間,張燕青已經不單是出版者、編輯、作者,更是閱讀推廣者。由她與友人創辦的澳門閱讀普及協會,已經有超過200人加入,該協會每月舉辦讀書會,為喜愛閱讀的人提供一個分享交流的平台,把閱讀文化往城市的深處推廣。

如今,像張燕青這樣堅守“燈光閃爍的窗口”仍在,澳門人出版社將致力於守護澳門這個城市的精神領域,與讀者相聚,與城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