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文藝,偶爾毒舌,偶爾語無倫次。”是澳門全職插畫工作者林格在臉書的個人簡介。前年,他的新書《所作所為》出版,我們有幸邀請他與我們分享他對整個澳門文化產業、對全職創作者的思考與看法。
──安仔
澳門人出版社編輯

我第一次見到林格是在公司會議室,採訪時初見只覺著他十分安靜、內斂,看起來很隨性,卻又帶著一種獨屬於創作者的執拗。

這份執拗從他對自己的人生選擇就能看得出來。大學期間,林格就對插畫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即使目前澳門的插畫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畢業後他仍決定做一名以插畫為專業的自由工作者。

林格在《所作所為》的自我介紹

是誰偷了創作人的商業價值?

近幾年,插畫一詞在澳門漸漸流行,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的插畫師,然而澳門地少、人口基數小,帶來的問題是內需不足。相比亞洲其他城市,澳門的插畫行業仍需依附於各類政府廣告和商業雜誌,較少關注自身品牌塑造,難以完成自力更生。

而我身處出版行業,對此也深有體會。受市場規模所限,澳門大多數文化產業依賴政府補貼,才能保證業務的正常運作,很多文化產業工作者都需要依賴於政府或其他受資助單位的外包工作才得以維生。經濟景氣的時候,文化產業得以百花齊放;經濟下行時,文化產業就只能等死嗎?

或許這一切,在很早以前,林格就有了個人的思考。

“我並不認為澳門的創作空間很侷限,無論是行業規模,還是在意識形態。”

他認為,澳門的創作圈其實不小,創作人更是佔較大比例,相反,更容易認識一些同樣搞創作的朋友及同行。加上文化創意行業並不需要侷限在某一地方,而是可以在此地培養後再走出去。可以說,在互聯網發達的時代,早已超越了地域限制。

相比其他地方,澳門的機遇反而更多。放眼隔壁香港,其人口基數大,圈子也大,創作人數多,競爭激烈;加上早已發展成熟,很難打破當前狀態。

反觀澳門的創作圈子沒有鄰居香港那麼顯眼,在國際上暫時也沒有明確的形象和地位,但對於澳門的創作者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這表明發展空間寬廣,還有相對可容錯和努力的餘地。”林格說。

如何走出獨特的自我風格?

然而,即使機會很多,但相對不明朗的產業發展,意味著需要付出和犧牲的東西也更多。“關鍵在於怎麼走出去,如何塑造個人品牌,進行文化輸出,是澳門的創作人需要思考的。”

林格指出,打造個人品牌的重點在於創造出獨特的自我風格,然而,“創造風格前先學會坦白”。風格並非由創作者自己確立,而是觀眾自己所感受的,藝術家很少在做的過程中就定義自己為哪種風格,多數都是創作之後總結出來的。

“我認為坦白是最容易形成自我風格的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閃光點,學會坦白,就能創作出有辨識度的內容。”

一個有趣的創作內容必然是來自一個有趣的創作者。無論哪一種藝術形態,電影、音樂、舞蹈……,將這種氣質放進作品裡,作品才能打動人。

而在出版公司的角度,健康的文化創意產業應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能夠擁有自我發展的能力,而不僅僅靠政府支持。要想把作品推出澳門,就必須找到合適的營銷策略,利用“澳門品牌”這一優勢,縱向推動產業發展,建立文化深度。

把自己訓練到“十項全能”以迎接挑戰

做為一名自由工作者,家人有何想法?林格笑言,家人對他很放心,“我的大學專業是設計,所以家人能理解這個行業。”但全職投身創作,家人不免有擔憂,林格會選擇把生活過好,儘量減輕他們的擔心。“我在給信心他們的同時,也在給信心我自己,因為我必須用行動證明我熱愛我的職業,我也能以此維生。”

要平衡愛好和生活,絕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從業至今約七、八年時間,林格還在摸索自由職業者的道路。他指出,自由職業者需要把自己訓練到“十項全能”,包括接洽生意、尋找客源、財政、社交等技巧都需要熟悉掌握。加上行業變數大,要學會隨機應變。不像其他職業的職程規劃會比較精細,對於林格來說,相比考慮將來會遇到什麼事,反而解決當下的問題會更為重要。對於林格來說,相比考慮將來社會形勢如何發展,反而不斷提升自己以迎接未來的挑戰,更為重要。

《所作所為》是林格於2020年年底發表的作品,靈感來自他過去幾年在Facebook發佈的“verb系列”——將不同的英文動詞畫成漫畫,描述一些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怪現象”,向讀者展現獨屬於他自己的奇妙的哲學思考。

本書以簡單的線條繪圖以及視覺形象詮釋一個個發人深省的命題,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林格通過繪畫,對人生道路上四大心魔“等待、恐懼、享受、保守”呈現出自己的思考,向讀者傳達“悲喜自渡”的理念,舒緩都市人緊張、抑鬱的心情,獲得自由與從容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