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有時會想要待在小小的花園內,與世無爭,每天只需打理好園內的花草樹木便可;綠茵下,陽光中,這種生活看似簡單得令人嚮往,然而,城內的我們並不知道正處身在花園內的人是否覺得自在,他們是自願留在了花園裡,還是被迫困身於其中。為什麼不走出這小小的花園呢,到底在恐懼些什麼?

巴掌大的繪本尺寸剛好,書翻開,就有陽光。《花園精靈之無聲的陪伴》講述了一群棲身在美麗花園中的精靈,每天辛勤工作,樂於與自然為伴,而且甚少離開花園。於精靈們而言,人類的一舉一動都是種威脅,他們對花園外的世界充滿着恐懼,因為未知,也因為過去曾發生過的悲劇。

故事開始於主角Jimiz的思考,作為花園精靈的他既會在白天勤奮工作,同時亦會在夜深人靜時,思考存在的意義——該繼續留在花園中,還是外出探險,尋找真我。之所以會有這些想法,大概是因為Jimiz那位性格迥異的哥哥Goody,比起花園裡的安穩生活,他更偏好充滿未知的人類世界,於是早在以前就已經踏上了冒險的旅途。如今Jimiz也藉着以尋找哥哥為由,開始了屬於自己的探險。

人在面對未知的時候,好奇與恐懼兩種情緒大概是同時產生的。陌生的新事物令人遲疑,害怕自己會因此受傷,與此同時,好奇亦會驅使人們繼續前進,嘗試去認識並理解這些新事物。跟隨Jimiz的腳步穿梭在人類世界,站在精靈的角度可以是種歷險,站在人類的角度也可以是種反思,借花園精靈的眼睛,再看看我們口中所謂普通不過的日常事是否合理,是互相幫助,還是單方面的壓榨。至於活在人類世界的花園精靈有着怎樣的故事,Jimiz又能否與哥哥Goody相遇,就留待讀者在書中尋找答案。

對於花園精靈而言,我們所生活的人類世界充滿未知,是個值得探索的地方,可對於作為人類的我們,這個世界又能否算得上是座安穩的美麗花園呢?如果真的要像故事主角Jimiz一樣,要決定離開生活中的舒適圈,我們的目的地又將會指向何處?所謂的舒適生活,到底是主觀存在,還是客觀事實;是個人的追求,還是大眾的目標?花園裡的精靈們,是覺得園內生活過分舒適才選擇離開,還是從一開始就無法適應園內的安穩生活,或許,就如書中序言所提及的那樣,故事中的兩兄弟Jimiz和Goody正是人心中的兩個面向,一個內向而安穩,另一個渴望自由與冒險,在充滿未知的生命旅途中,互相作伴。最初,我們都是與心裡的另一個自己達成了共識,才會有離開花園的勇氣,看見了藍天白雲,也看見了世界,後來,才又遇見了彼此。


【澳門日報】生命旅途的陪伴者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5-01/26/content_1809728.htm